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,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,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。近年来,劳动教育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问题,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、劳动意识缺乏,出现了一些学生轻视劳动、不会劳动、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。值此如皋市教育局在全局系统里组织 “劳模工匠进校园”系列活动之际,东陈小学立足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、社会教育相结合,开展“弘扬劳模风范 培养劳动精神”劳模工匠进校园系列主题教育活动。
5月中旬和6月初,学校组织全体师生观看《劳模事迹宣讲》和《劳模事迹展览》视频,广大教师通过“用爱铸就三尺讲台师魂”的南通市劳模、如皋市实验初中教师蒋海燕的感人事迹,坚定了辛勤耕耘育新雏,默默奉献为初心的意识,通过“抗疫援鄂勇士”南通劳模、如皋人民医院医生花蕊的故事,激发了全体教师敢于奉献、有难舍我其谁的豪迈勇气,通过“男人堆里飞出的金凤凰”,南通劳模,一线女工吴艾丽数十年如一日零误差的事迹,发现劳模就在大家身边,只要肯于钻研,人人都会成为先进。广大学生通过袁隆平爷爷数十年研究杂交水稻,大大增加了水稻的产量,让人民的粮袋子鼓起来,但是学生们通过视频也知道当前世界粮食还有很大缺口,学生们纷纷表示节约粮食从我做起,积极倡导“光盘行动”,珍惜劳动成果。
新学期开始,学校少先队通过国旗下讲话、晨会课、少先队活动课、劳技课、家长会等多渠道,对学生进行劳动意识强化教育,家校配合,共造热爱劳动的环境。鼓励家务劳动,教育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,家里事情帮着做,弘扬优良家风,参与孝亲、敬老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。学校安排适量的家务劳动学习内容、有关劳动的家庭作业,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布置择菜、洗碗、洗衣、扫地、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。根据低、中、高年级学生不同年龄及心理特点,在学校教育、教学各个环节中分层次、有梯度地对学生进行劳动习惯的培养与训练。学校每周五下午为固定的大扫除时间,每到这一天,老师们都能精心组织,师生全员参与,促进学生将养成的劳动习惯由自觉状态走向自主、自动,把外显的动力逐步内化为个性品质,逐渐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。
通过“劳模工匠进校园”系列主题活动,从培养日常劳动习惯入手,增强了学生的劳动意识,学校今后还将继续坚持劳动教育,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,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。(通讯员 吴海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