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张平美:“我与文字的千丝万缕情”

    70年生人。居如皋。2013年开始学习写作,作品散见于《诗选刊》《诗潮》《芒种》《山东诗人》《延河》《关东诗人》《作家导刊》《劳动午报》《泉州晚报》《如皋日报》等。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,南通市、如皋市作协会员...[详细]

  • 侯求学:岁月静好书中来

    1963年11月出生于如皋著名的高沙土之乡搬经,1985年7月参加工作,从事粮食经济管理工作21年,从事农业管理工作12年,现任如皋市农业委员会副主任科员、机关党总支副书记。一直与泥土打交道,高沙土的土气、粮食的清...[详细]

  • 郭朝晖:最是书香能致远

    最是书香能致远 ——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郭朝晖 桂子月中落,天香云外飘。郭朝晖的女儿现在南京艺术学院影视学院戏文系读研究生,她书读得比我强写得东西也比父亲值钱。除了工作,要么读书,要么写作,要么走出书斋...[详细]

  • 刘逸:阅读——让生命的羽翼绽放

    1994年2月出生于江苏如皋江安镇的一个农民家庭里,自幼患先天性脑瘫,在家人的帮助下艰难读完初中毕业。后来她又重新拾起自己的文学梦想,在文字的世界里寻找生存的意义,用一根食指在键盘上尽情地跳舞。现为如皋市...[详细]

  • 缪新华:书似青山常乱叠

    1998年缪新华创作的歌词《溜溜的水乡》被作曲家王亚伦谱曲,并成功入选江苏省第三届精神文明建设“五个一工程奖”,实现了我市“五个一工程”零的突破。[详细]

  • 张宏元:读书的乐趣

    这么多年来,我先后有诗、散文、小说、杂文随笔、论文等发表于《人民日报·海外版》《经济日报》《澳门日报》《杂文报》《青年博览》等刊物,并在菲律宾《商报》《少年书法报》《食品与生活》等刊物开办自己的写作专...[详细]

  • 陈燕:你是我的温柔……

    陈燕回忆起老师上课的情形历历在目,她说 课间,汪政老师喜欢在教室里巡视,逐一评点学生桌上的书:“这本《名篇欣赏》如果是《名家名篇欣赏》更好”,“张中行和季羡林的书多看看”。讲古代文学的陆锦平老师,苏轼...[详细]

  • 读书人·第12期|倪玉琴:悦读,遇见最美的自己

    我们一起读丁立梅、林清玄、毕淑敏、周国平……的散文,我们还一起读《小王子》、《摆渡人》、《麦田的守望者》,在书海中和孩子一起泛舟,在书香里和孩子一起成长。[详细]

  • 郭小林:读一本书,修一个人

    可惜,偏偏在读书上郭小林屈服不了自己的个性,不喜小说之类的长篇大作,不喜在文章骨架上附着太多的油脂。匆匆不惑之年,更是读书之际,郭小林告诉我现在的读书的心态比之前随和许多。[详细]

  • 李子安:读书之我观

    诵读诗篇、抚弄琴曲之际,李子安常遥想自己也生在那个诗的王朝,与中国文学史上那一颗颗璀璨的星辰相遇。在六十多年的学术生涯中,先生的研究上起先秦、下迄明清,广涉诗歌、散文、戏曲、小说等各种文体,在中国古代...[详细]

  • 璃华:读书不觉已春深

    这当然得益于璃华看过的那些书,整个高中时代,学业非常繁忙,但就算是这样,她仍然保持着阅读的习惯,各种世界名著,国内的名作,还有新锐作家的新类型小说,这些作品填满了她的高中生涯。[详细]

  • 阅读喂养灵魂——记如皋市作家协会会员、市十佳青年刘逸

    后来的一段日子,当同学们去上体育课或者课间操,我便埋在教室里看书。即便在后来辍学之后,在那些孤立无援的日子里,书籍始终是我最忠实的伙伴,不管我多么落魄狼狈,它始终没有抛弃我。我热爱读书,我也总是希望有...[详细]

  • 潘爱萍:行走于读写间的深情告白

    看《活着》,明白了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,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,任何人都要勇敢且坚定地活着……从一篇篇文章到一本本书,从写几十字的评论到写几千字的感言,让我游走于人生百态,教会我自我审视,更让我理解了...[详细]

  • 时鹏寿:用图书垫高人生

    他被择优成为中学一级教师,又破格成为中学高级教师,2011年又跻身于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行列,成为我市现职教师中资历最深的正高级教师。 确实,是图书垫高了时鹏寿老师的人生,这是我们强烈的感受。[详细]

  • 张平美:我与文字的千丝万缕情

    但她从未因此后悔过,即使愧对了中学课本,愧对了中学时代。而这样的人写出来的文字,只能让人感觉苍白空乏,没有精神内涵,缺少实质意义。“阅读与写作,应该是传统美学的一种。这就是一个热爱美好,热爱文学的女诗...[详细]

  • 龙檀石:情归乡土诗如画

    翻开诗集,浪漫如“在山涧林畔筑起一座庄园,劈柴种菜策马扬鞭”的《挚爱十年》,惆怅如“乡愁倒映在渝东的清溪深处,将山村的灵魂糅进血液、熬得滚烫”的《我把深爱犁进紫土地》,净美如“碧涧流泉响、清波回环漾,...[详细]

  • 朱洪海:我想做个幸福的读书人

    朱洪海小时候就喜欢书,但拥有的书太少。隔壁的伙伴家境优越,父亲在煤矿工作,带回来很多的武侠小说。《隋唐演义》、《射雕英雄传》、《童林传》,朱洪海都是在邻居家里读到的。武侠小说里的精彩故事让他痴迷其中,...[详细]

  • 人间最美是读书——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余慧

    余慧家里有书房,也有宽大的书柜,但是她好像很少正襟危坐在书房,煞有介事地读书。重读《平凡的世界》,再度热泪盈眶,审视当下,我们缺失的正是书中主人公那种逆境中仍不放弃追求的执着…… 余慧说:“我想,有好...[详细]

  • 岁月静好书中来——访如皋本土作家侯求学

    旧时光,曾有献秘籍珍本得一官半职的故事,甚至武侠小说和电影多有争夺珍本秘籍的大戏,侯求学先生一路走来,并没有淘得什么秘籍珍本,他也毫不为此苦恼愤恨,对他来说不管是善本古籍还是日常读物都如一般,唯有书中...[详细]

  • 最是书香能致远——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郭朝晖

    这本小说的主人公苏冠兰在海边救起了一个美少女丁洁琼,科学救国的理想让两颗年轻的心心心相印,二人许下爱的诺言,但苏冠兰的父亲坚决反对,百般阻挠,丁洁琼与苏冠兰握手道别,孤身一人出国留学,20年后,当她放弃...[详细]

  • 腹有诗书气自华——访如皋市作家协会成员周荣丽

    周荣丽说文字是通往人类心灵的,自我表达是每个人心底根深蒂固的渴求,口头表达有局限之处,要是能够轻松驾驭文字,精准传神地写出自己的所感所思,那自然是极好的。[详细]

  • 陈根生:我与我的作家梦

    因为喜欢鲁迅的散文,陈根生渐渐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,在研究鲁迅出了5本著作之后,陈根生逐渐把精力转到研究家乡的历史文化和民间习俗,也在各大报纸上发表了一些散文作品,其中描写如皋古色古香小巷的散文集《巷...[详细]

  • 书中之侠者——访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段国圣

    书中有人的道理,物的道理,事的道理,也有时间的道理,这些道理在段国圣先生漫长的读书阅历中与故土、乡情、精诚、正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,铸就了他的侠气。[详细]

  • 有趣的灵魂,温暖的故事——访如皋籍儿童文学作家郭姜燕

    当提及她的这本获奖新书时,她说:“当初写阿洛只是想写个短篇,就是这本书中的第一个故事,短篇写完之后,就发现阿洛身上还有很多其他的故事,然后就写了第二个短篇,然后一个接一个写下去,就觉得阿洛这个人好像活...[详细]

  • 书中之行者——访市作家协会理事程然

    从古希腊时期到19世纪的西方文学著作是程然青年时代读书的起点,西方文学几乎成了那个时期程然读书的全部,对人性的揭示和认识是程然喜爱并忠于西方文学的理由,也因此改变了他此后对待很多事物的看法。[详细]


有害信息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