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的长江岸边,树木郁郁、江风习习。一大早,护渔员徐金祥便像往常一样,戴上头盔,穿上工作服,别上对讲机,骑上电瓶车,开始了一天的渔政巡护工作。而此前,他的身份是一名捕鱼人。
2019年12月,我市正式启动了禁捕和退捕补偿工作,禁捕退捕工作进入常态化管理阶段,长江生态保护修复迈出新的一步。不少像徐金祥这样曾经靠江为生的渔民积极响应,主动退捕上岸,并选择加入如皋市农林水利综合执法大队渔政中队长江护渔员岗位,变身为生态保护的“吹哨人”,期待着未来和“水清鱼肥”的重逢。
“我们护渔员24小时轮番值守,主要负责查看沿江有没有钓鱼、捕鱼的行为,以及做好辖区内禁捕政策宣传等工作。”2021年9月,徐金祥正式成为一名护渔员,专门负责护渔禁捕工作。
昔日的“捕鱼人”变身“护渔员”。如皋长江段这片水域,哪里有鱼,哪里适合下网,哪里适合垂钓,“徐金祥们”都了然于胸。他们在岸边巡逻、水上巡查、日常劝导管理、政策宣传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,成为如皋渔政工作的一支重要协助力量。
“我们共有护渔员12名,全部是退捕渔民。”如皋市农林水利综合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倪玉堂说,他们联合我市人社部门全面化安置保障,助力渔民安居乐业。
护渔以来,徐金祥目睹江水日渐清澈,“鱼跃”江面的场景也逐渐回归。“看到家乡这些变化,从捕鱼到护渔,我觉得值!”□融媒体记者吴青青 刘伟 通讯员王娅